主題 : 雪山•车票•张之亮
日期 : 2007/09/16 11:37:38
作者 : 转帖
雪山•车票•张之亮
2007-09-14 12:13:14 司马平邦的BLOG
第一次听说“张之亮”这个名字是在[飞越黄昏]的字幕上,后来采访他时,他说,那部电影的灵感来自自己的岳母,一个孤独的老女人,那时的香港处在回归前段,包括张之亮在内的许多香港电影人(如刘镇伟)纷纷移民加拿大,那时一介百姓只能对香港的前途抱着看淡的态度,先求自保,张之亮想,如果给孤独的岳母找个伴,在人心不安的现状下,他们的情况会是怎样呢?[飞越黄错]的最后,梅姨(冯宝宝饰)与黄师傅(吴耀汉饰)终于在老境愈下的结局下走到一起,悲凉中有某种安慰,温暖中也有某种伤感。
那时候自己还年轻,时代也是激进的,香港电影更多是奔放无忌的,所以对梅姨与黄师傅的淡然结局体会不多,然而印象却很深,因为这确这是我看到的一部同时代最特殊的香港电影。
老人、女人,是张之亮电影的重要抒情对象,或者说,他们代表的弱势人群其实是张之亮最关心的,这是我在看到[墨攻]时发现的,就是在那部古代战争电影里,张之亮反常态地描述了一群无家可归者(林永健等饰),而且他把范冰冰的死处理得自然而简单,就是在那样一种剑拔弩张的战争环境里,你仍能沿着张之亮镜像的指引看到弱者强烈的尊严,仍然会于血沫飞扬的激昂里听到创作者慈爱的挽歌。
或许张之亮需要的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于世,就如[自梳]中的杨采妮与刘嘉玲,只能在年老之后,在观众的视野中又回到年轻时代,手挽手向远处走,爱是不老,人却暮年了。
而张之亮没有刻意强制观众接受他的审美,他只是想影响你在不经意间。
几天前,在关于左小青的新闻时发现张之亮导演又在制造那种久违的温情了,是一条新浪上关于“香港电影新浪潮老将张之亮奔赴滇藏地区寻找天地大爱”的消息:
据悉,由张之亮执导,左小青、吴奇隆、叶童、午马等人加盟的现代题材故事片[车票]剧组已抵达西藏盐井开始拍摄。剧组透露,左小青在片中饰演的角色从小由教堂孤儿院的嬷嬷(叶童饰)抚养,长大后在北京念完大学,成为一个女记者。后在同乡(吴奇隆饰)的陪伴下,返回故乡开始一场寻母历程。“电影里的母爱就像她们身后高大的梅里雪山一样默默无言,天和地都阻隔不断那种亲情。”我想最后这句一定是张之亮的原话。工作人员介绍,[车票]剧组大多是[墨攻]的原班,“张之亮是一个相当念旧的人,所以即使拍摄条件艰苦,大家仍愿意再度携手。”由于拍摄地区非常偏远,常常面临突发的自然状况,甚至一日拍摄中突遇暴雨、道路塌方,全组工作人员不得不步行6公里的崎岖山路返回驻地,而左小青刚到拍摄地就遇上一场小车祸,幸无大碍。电影预计明年母亲节前后上映。
这天底下“天地大爱”到底有没有?到底是什么?
我能想像,一个在都市生活多年的女孩,为了导找母爱重回大山的怀抱的情景,张之亮把这样的寻找放在梅里雪山,一下子让人想到海岩的[玉观音]的那个惟美结局,其实我倒希望导演不要把这一切的情节和结果——左小青是不是真的找回了天地大爱的母爱交待得太清楚,我希望看到一个无言无息的结局,因为其实来自那座雪山的原始感召并不只是属于女主角一个人的,它是属于所有人的,去过雪山的人,可能对这种自然伟力会深有体会,而没去过的人,可能根本都想像不到那一层人与自然最原始的沟通,这一意象,在尹力先生的[云水谣]里也曾出现过,梁洛施饰演的香港女孩因着姑姑的一幅画像去寻找姑姑的情人陈秋水最后归宿,但她只在喜玛拉雅山下看到陈秋水与他的妻子的坟墓——一座高不可及的雪山,陈秋水的终生的奋斗和爱恋最后都被大山收进怀抱,他们的故事和存在方式却用来洗涤了后来人浮躁不安的灵魂。
相比拍过[无悔追踪]的尹力的十足力道,拍过[笼民]和[流星语]的张之亮,我想出手一定更淡然更圆润,他不会把矛盾处理得那么尖锐,把生死表述得那么激昂,就是在如[笼民]这样香港少见的展示现实矛盾的电影中,张之亮也只是意在表达一种更加深刻的同情和感同身受,就像这次,我注意到随左小青一起踏上寻亲之途的吴奇隆的真正身份只是个同乡,而非情人,我亦敢打赌,想在张之亮这部电影里看到炽热的男欢女爱的人一定会失望的,导演骨子里的“顽固”在[墨攻]里已经表露,他没有让革离成为一个“战神”而是个“和神”,所以我能想像得出,在辽远的雪山上,只是一前一后走着两个人,前面是一个女人,左小青,后面是一个男人,吴奇隆(据说王志文或范伟可能饰演一个话痨出租司机,给他们淡然的情感中添加一点儿揶揄的色彩)。
难舍的乡情,深含的亲情,坚定的友情,还有一点点朦胧的爱情,这或者会让我们回到张之亮的[流星语]时间,不能忘记那个深长的结尾:明仔离开生活了四年的木屋和朝夕相处的阿荣(张国荣),回到富足的母亲身边,避免煽情的张之亮让阿荣头也不回咬紧牙关一步步地走远。
我却想像不出[车票]结局里的左小青,带着满足和失落离开经年耸立的大雪山时的情景,希望她最好不要流眼泪,不要破坏了那渺小的人与那巍峨的雪山构成的完美意象。
文章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fd74101000c7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