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吳奇隆郭京飛 本可以靠臉吃飯為何轉制片?
人民網 2015年04月28日07:05來源:新京報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5/0428/c40606-26914800.html
黃磊憑借自己的資源,拉來李雪健出演《嘿!老頭》。
郭京飛為省劇組費用,經常節省個人宣傳、置裝經費。
吳奇隆為自己公司參與制作的“蜀山”系列游戲、網劇站台宣傳。
近日,由黃磊主演兼制片的《嘿!老頭》在34城收視排行第二﹔郭京飛主演兼監制的《暗黑者》成為網劇裡的前三“熱劇”﹔關悅和老公佟大為首次出品制片的《想明白了再結婚》一舉賣到了浙江衛視﹔吳奇隆更是花了1.5個億,拉上陳偉霆、趙麗穎等小鮮肉重拍了《蜀山戰紀》。但也不是所有明星轉型制片都能成功,楊冪的《微時代之戀》、田朴珺的《謝謝你紐約》播放數據寥寥,劉愷威的《一念向北》仍未找到衛視購買,算是打了水漂。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為什麼他們卻偏偏要去拼才華?明星演員做制片,有什麼優勢劣勢?從幕前轉型到幕后,他們又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新京報專訪黃磊、郭京飛、吳奇隆等明星制片人,試圖解答以上疑問。
現象
轉型可逃脫導演長期掌控
近一個月來,“把文藝藏在發胖的身體裡”的黃磊,在一片文藝女青年的哀嚎中,成功將略帶苦情的家庭劇《嘿!老頭》推到了全國第二的收視位。說起為何決定籌拍這樣一部作品,黃磊稱,當初是楊亞洲導演推薦給他劇本,他發現這戲不是傳統家庭劇中夫妻、婆媳那點事兒,而是將視角對准父子關系以及北京當下青年的情感狀態上,讓他感到十分驚喜。
比較而言,郭京飛雖然年輕,看似演藝之路可以更長一點,但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創作欲望,他參與監制網絡劇《暗黑者》,“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創作型演員,之前拍戲的時候受制於別人,現在自己當監制,很多想法都可以實現。”在這個過程中,郭京飛甚至一度舍棄了明星最在乎的臉面問題:為了把錢省到武打戲中,郭京飛在制片上沒有給自己配很好的燈光、化妝和服裝。因此,不少粉絲看到視頻裡《暗黑者》中郭京飛滿面油光、一臉粉刺的造型時都忍不住吐槽,“能不能花200元買個粉底”。
而首當出品人的關悅,也一舉將自己的處女作《想明白了再結婚》賣到了浙江衛視。而關悅則對記者表示,她當制片人一方面是對這個職業感興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和老公佟大為多一些相處的時間:“大為雖只是《想明白了再結婚》的男主角沒挂職,但基本每個環節他都有參與,給我出了不少主意。”
再加上之前范冰冰監制的《武媚娘傳奇》,演員們“不務正業”卻收效不錯,對此,制片人何靜認為,“單純做演員,一輩子都受導演掌控,一旦成為制片人,不僅全方位發展還可以延長藝術生命。”“演員這個行業,能紅一輩子是個笑話。”當年,趙薇投資、拍攝《致青春》時,就曾這麼表示。這一點,或許一度瀕臨破產的吳奇隆更能理解。為了穩定收入,早在2003年,吳奇隆就成立了“稻草熊影視”,並投資出品了《鐵拳浪子》、《新白發魔女傳》、《犀利仁師》等多部劇。“《蜀山戰紀》就是十多年影視行業積累的成果。”吳奇隆進一步闡釋了自己當制片人的定位,“《蜀山戰紀》不再是單一的影視作品,圍繞這個IP,同時做的項目有電視劇、網劇、電影、動漫、圖書、唱片、游戲等,也是我很多年對產業的思考結晶。”
分析
優勢 找本子容易,找演員方便
這麼多明星都轉型,當制片人更容易?當然不是。一個好的制片人得像萬金油,不僅要成為合格的編劇、合格的公關、合格的財務,還要承擔全盤工作。
但首先,明星確實比一般的小公司要更容易接觸到好劇本。黃磊當年制作《黎明之前》時,其劇本創意就是他和表弟黃珂一起聊出來,之后再由黃珂編劇。而在北京衛視播出的《嘿!老頭》的制作過程裡,黃磊表示最開始就是他去接觸的編劇,“我在華錄有一個工作室,有好的項目、劇本就會推薦給華錄。”
作為一個明星制片人,最大的優勢是其演員圈子:像《嘿!老頭》中,飾演老爸的李雪健和女友的小宋佳都是黃磊找來的:“在這個年紀,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雪健老師。之后我們再選女孩兒,也是冒著一定被拒絕的風險去聯系的宋佳。沒想到她隻看前五集就決定要接這個戲了。”關悅就認為當明星轉型制片很有優勢:“我們會更加懂得演員自身的想法,與他們交流起來更容易更貼近。”
郭京飛就表示,之所以在《暗黑者》第一季中他的戲份這麼吃重,就是為了要帶新人演員:“第二季,我發現其他演員越來越成熟,我也會適量減少自己的戲份。”同時,因為郭京飛在《暗黑者》中是最大的腕兒,再加上制片人兼總編劇白一驄、導演周琳皓都是郭京飛好友,因此,他們幾人也非常尊重郭京飛的創意。白一驄就表示:“我們有一個群,叫做郭同志的腦洞,意思就是隻要郭京飛隨時想到什麼新的玩法,我們這個群裡的編劇、制片人、導演就會幫他一塊整理,然后對拍攝進行一些調整。”當然,郭京飛還有一個功能就是“hold住全場”:“網劇拍攝效率比較快,大家經常超時,有些人可能有情緒,這個時候他就能夠去幫忙把這個人給hold住。”
風險 缺乏經驗黃磊曾賠近千萬
相比挑劇本和找演員,籌集資金對於制片人來說才是最大的難題。據悉,某偶像劇小生H,為了拉到投資曾向投資方下跪表達誠意。同時據任泉回憶,自己第一次投資拍戲,就遭遇搭檔中途退出,他獨自承擔下1500萬的投資金額,不僅搭上所有身家,還把房子也作了抵押貸款。
當記者問吳奇隆,出品人、制作人、演員,他更享受哪一個?吳奇隆回應說,“演員最快樂。當演員的時候很省事,隻要拍好一個角色,讓大家看到一個有生命力、活靈活現的人物就可以。但是做出品人、制作人會有很多取舍跟抉擇,過程非常煩瑣、辛苦。”
同時,這種創意上的痛苦也會轉嫁,白一驄就認為演員轉型幕后的壞處是“他們經常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如果不尊重吧,演員就會覺得沒勁﹔如果聽他的,又往往容易實現不了,或者耗費太多精力。而近幾年,眾多女明星轉作制作人后,很容易干涉劇本、為自己加戲,類似於《傾世皇妃》、《武媚娘》之類,過於倚重演員意志。
有投資,自然有賺有賠。尤其是在投資早期,因為沒有經驗,可能賠的更多。像黃磊2002年第一次轉型制片人時,曾經輸掉了現在8套房的投資:“當時拍《似水年華》這部戲,其實是為了圓夢,把自己想的東西變成一個作品。”但最終,因為經驗缺乏、發行不力,“當時連公司、財務團隊、法務團隊、合作伙伴這些概念都沒有,一群文藝青年。”最終,黃磊虧了近1000萬,“你說那個錢買處房子多好啊,當年都可以買八套房子了,最后這錢全打在水漂裡頭,也是我一部部掙出來的。”虧本的還有何潤東,制作電視劇《泡沫之夏》時,由於演員因延誤報到,劇組差點停拍,再加上演員檔期、軋期等瑣碎事務,讓他損失了將近200萬。
小百科
制片人、監制是干什麼的?
制片人一般是指影片的投資人或能夠拉來投資的人,他在影視劇制作中起到關鍵的串聯作用,負責“挑本子、找款子、組班子、賣片子”等全盤工作。張紀中、李小婉等就以此出名。
而監制,這個名詞誕生於香港制片體系,屬於制片人職能的一部分。監制主要是協調導演演員關系,把控場景、道具、化妝等各方面,但不負責具體的劇本創作和導演拍攝。王晶、陳國富就以此出名。
業內評價
使明星利益最大化
明星轉幕后究竟好還是不好,電影人文雋就直白地表示,自己對於明星當制片人的現象持保留態度。而也有制片人告訴記者,他其實比較不看好明星轉型:“兩者的思考方式差異太大,制片首要考慮的是整體利潤,但明星更考慮自己的戲劇形象。”
不過,既然這麼多明星轉型,這說明在利益上肯定還是相當有誘惑力的。何靜稱,明星在擔任制片的同時,大多還是該劇的主演,就拍一部作品來說,他們就能得到利益的最大化,“一部分是主演的片酬,一部分是制片人的工資,還有一部分則是和投資方分賬。”而擔任制片人不會影響到表演部分的酬勞,而分賬則一定是經過和投資方的協商、博弈后獲得一個自己滿意的比例。(記者 吳立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