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一則新聞^___^ 這則新聞寫得不錯!
看《步步驚心》溫小平肯定人性與愛情
【台灣醒報╱記者林婷憶╱台北報導】 2011.11.23 10:15 pm
「如果當年學歷史,可以同時認識歷史人物的人性面,一定更有趣」,生活旅行作家溫小平在觀看完電視劇《步步驚心》後,如此感嘆地說著。陸劇《步步驚心》收視高達2.25完結,粉絲們紛紛在臉書表示,相當期待續集出現。溫小平認爲,此作品著重愛情、手足之情、親情和人性,開拓了古裝劇的新角度。
電視劇《步步驚心》改編自2006年爆紅的網路小説,今年入圍中國大陸年度最佳電視劇,導演李國立也憑此劇入圍年度電視導演。《步步驚心》描述一位現代女子穿越時空,來到清朝康熙年間,以現代女性思維與阿哥們所發生的愛情故事。
《步步驚心》將於11月21日於中視下檔,截至目前收視最高達2.25,位居同時段第2名。中視公關孫小姐表示,劇裏的人性鬥爭和愛情糾葛,最吸引觀衆。
人氣暴漲的《步步驚心》在臉書(Facebook)也引起熱烈討論,台灣網友們紛紛表示,他們都被劇情感動到哭了。針對《步步驚心》的催淚功力,溫小平表示,因爲此劇的女主角張曉是現代人,觀衆更能融入角色。
「此劇特別的地方在於,古代的女性在愛情裡只能被男性選擇,張曉以現代女性的思維顛覆了古裝劇的感情模式。」,溫小平解釋,女主角在愛情上是主動的,她年輕時喜歡瀟灑的八阿哥,因爲康熙皇朝「九子奪嫡」的歷史,而抗拒愛上雍正。在十幾年後,她體會到四阿哥是個外冷内熱的人,並愛上四阿哥,由此可見角色情感的鋪排寫實。
溫小平認爲,《步步驚心》強調的是人性,例如,雍正在歷史上以多疑聞名,作者刻畫雍正因缺乏母愛,不善於表達内心的感受而多疑,導致最後不能見到女主角最後一面。在情愛的表現外,還有親情的描述,如多疑的雍正卻和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之間有著深厚的情感。
另外,《步步驚心》的場景編排的細節尤其精密,劇中不時出現吟詩、書法、髮簪、玉,甚至每位阿哥的茶壺都依照阿哥的個性設計。溫小平認爲,《步步驚心》善於刻畫歷史文物的特性和韓劇《大長今》有異曲同工之妙,觀衆可重溫清代的歷史。
溫小平建議,教育部不妨將歷史人物的個性納入歷史課本中,藉此提升學子對人的認識,也能讓歷史内容更容易被記得。
圖說:《步步驚心》劇照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捷運族注意!每日新鮮事,盡在m.udn.com!
【2011/11/23 台灣醒報】@
http://udn.com/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娛樂追星>即時新聞
轉貼自:中視討論區
http://beta.ctv.com.tw/viewforum.asp?forum_id=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