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之「魚」見(一)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Tunny
2004/02/29



  還記得裡面有一段戲,就是Tina辭職以後,Joe找到她,同她邊走邊聊的那一段。

  其中Joe是負著手走的。我要說的就是這個動作。

  一個人走路可以有很多種姿勢,可以是把雙臂抱於胸前,可以是毫無顧忌的前後甩動……總之,如果閣下願意的話,還可以把手向前平舉或者放在頭上或者咬在嘴裡……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往往代表了他(她)内心的活動甚至性格等等。

  這個負手而行的動作,恰好代表了Joe的性格。

  如果一個人習慣於負手對人,則説明他心胸開闊,心無雜念,坦誠相待。這個動作奇隆演得自然之極,充分表現了Joe這個人物當時的内心世界。演繹的端正而紳士,絲毫沒有什麼耍手段的感覺。如果看官覺得區區是生搬硬套,屬於為了討好的歪理,覺得我T某人純屬散播歪理斜說,阿諛奉承————閣下不妨想像一下:Joe同Tina說著話,雙手抱於胸前(或者是任何其他動作)……有沒有一種調侃的感覺???(Tunny奮起「魚」威:說有!不說殺了妳。)這裡我沒法問他人,反正我的腦子裡一出現這個畫面整個氣氛和人物的内心全部走味。

  之後,Joe邀請Tina吃晚餐,而Tina卻笑問他的車子到底在哪裡,為何走了這麼遠還沒有看到?這時候Joe臉上泛起笑容——簡簡單單的一個微笑,卻靦腆而略帶羞澀,同時也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卻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因為他的回答是:「其實車子早已走過了。」原因很簡單,因為Tina在誇獎他。Joe被自己的心上人誇獎的感覺一定讓他很高興很開心,尤其Tina簡直從來沒有誇獎過他什麼,而且還曾經誤會過他。所以他耍了一個小花招,故意走過車子,為的就是要聽完Tina的嘉獎之詞。儘管他知道Tina仍然對他沒有感覺,但是快樂依舊是存在的。這裡處理的非常好,Joe的孩子氣,Joe的開心,Joe說出原因後的小小得意,感情掌握變化的自然而純熟,尤其是那個微笑,當真被詮釋的妙極了!

  《創世紀》這部巨作,主要人物並非Joe and Tina,其直接結果就是導致吳邵兩人戲份銳減,並且感情發展略有突兀之感。儘管兩人演技非常,把這段感情處理的盡量完美,可惜還是不夠盡如人意。Joe作為劇中惟一一個内心不被利益牽涉的人物,他的人生哲學,他的情感哲學,他的所有隱藏而需要不斷挖掘的内心,使他無疑是非常扎眼的一個人物,讓人在仇恨、憂鬱要死要活的商戰之中另有所尋。倘若戲再多一點,相信吳邵兩人的表現會更加完美,更加讓人為之眼前一亮。

  我不喜歡用完美一個詞形容任何人。包括奇隆。奇隆的演技也還有需要累積和磨練的地方。比如他說自己常常設計一些動作來表現人物。我老老實實的說:一個功底深厚的演員,他不需要花什麼時間考慮設計。他的一切表演應當是信手拈來、習慣成自然的。恰如實戰中的選手,快攻中他的每一個動作來不及思考,也不需要思考,這是一種習慣,看到破綻就上前。橫踢就橫踢,雙飛踢就是雙飛踢,一切都很隨便但是嚴謹。作為一個深厚積累的演員,他自然而然的對人物有自己的理解,並且在表演中很輕鬆;又彷彿一個絕好的作家,他可能在寫作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文字結構是怎樣怎樣,要不要首尾呼應……等等亂七八糟的事情,但是他的文章從筆尖流出,就已經達到了以上的一切。

  我真正不喜歡用完美這個詞來形容奇隆原因,是對於一個演員來説,完美代表了無法超越和退步。有多少演員,他們無奈的停留在多少年以前的角色上,無法超越自己,無法滿足觀眾,縱然他們做出多大努力,換來的不過是品頭論足和失望甚至諷刺和批評。金庸先生自寫《神雕俠侶》,作品達到了[完美,此後開始退步,最後不得不急流勇退。

  我們應該慶幸,奇隆沒有完美,他仍然在走,並且走得那麼穩健和華美,最重要的是,希望永遠存在。

P•S
  這個,我們這裡一些同志很是野蠻嘛!說了這麼多從《超級訪問》回來以後的感想,態度很端正∼思想也很進步∼不過,這個,我沒去已經很悲痛了,大家就不要這麼刺激我了!把祖國的一條魚刺激死了,啊,這個,説不過去了嘛……哈哈哈哈,當然開玩笑的!不過真的很惋惜,想請教一下,VCD可以錄像嗎?我想把那段超級訪問錄下來,可是我家古董真的很少……(當年小學老師:告訴妳了!要熱愛中國的文化遺產!後悔了吧! Tunny:……)



回品評《創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