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山居
2004/11/16
前言
前兩天,有一次看到有人說《絲路豪俠》這部戲水平低,頓時不由的大急。《絲路》這部戲的確有它自己的問題,但問題不是水平太低,它的問題恰恰是水平太高,風格精緻,表現手法卻又收斂,解讀困難,曲高和寡。
現在居然有人說《絲路》水平低,立刻就覺得可憐的《絲路》簡直比竇娥還冤,所謂不平則鳴,原先想等一段時間再續「解讀絲路」系列,現在實在忍不住要再鳴一鳴了。只是,情急之下難免詞不達意,本身水平又不夠,只怕說不清楚,因為這部戲需要觀眾來安安靜靜品味的,品味意境。
正文
很多人說一件好的作品要老少咸宜,其實談何容易,眾口難調,甚至許多人的口味都是相互衝突的,怎麼來統一協調?任何作品其實都不太可能真的作到老少咸宜,總有自己的市場定位,針對一定的目標觀眾群。一般來說,電視劇相對電影來說給人的感覺總是更通俗一些,更適合普通老百姓茶餘飯後的消遣。
但是自己卻總覺得,《絲路豪俠》這部電視劇不太象電視劇,它的市場定位是比較偏高的,真實細緻的歷史背景,複雜隱晦的故事情節,網狀制約的人物關係,沉靜收斂的表現風格,古龍風格的角色臺詞,講究到家、蒼遠深美的畫面音樂,一張一弛的節奏進度……
一切的一切都說明,它雖然是一部武俠片,卻不是一部常見的武俠商業片。
自己總覺得《絲路》的目標觀眾群主要是年齡在25-35之間,能夠領會複雜思維方式,已經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是針對有些歷史知識,有些美學知識,對影視作品要求比較高,小時侯捧著武俠小說長大,有武俠情結……的這代人。
如果你需要的是晚飯後的無聊消遣,需要的是不動腦筋的放鬆娛樂,需要的是大哭大鬧的煽情熱淚,需要熱鬧而又簡單的情節來哈哈一笑……那麼勸你一句,千萬別看《絲路》。因為這些常見的商業片要素,實在抱歉,《絲路》是半點也沒有,甚至它的風格與這些商業要素是完全背道而馳的。如果你無法完全看懂《絲路》,你會覺的它比較悶,又沒什麼激光亂飛的特技;如果你看懂了《絲路》,你會沉浸的越來越深,忽喜忽悲,感慨萬千,那就更加無法放鬆消遣了。
不單是故事情節上的複雜,人物關係的盤綜,在搭建了一個錯綜複雜的故事框架的前提下,《絲路》甚至連演繹表現這個複雜故事的手法,全劇的導演風格等這些外在表現手法自始至終都是完全統一的收斂至極致的講究,那麼自然也就更加不適合不動腦筋的飯後消遣了。
記得以前看過影視雜誌上一篇文章,講現在電影市場不景氣,所以有些電影人就推出了一種叫「電視電影」的新電影形式:使用錄像帶來拍攝作品,主要以電視劇手法拍攝,從各方面節約成本,拍攝完成後,不在電影院播放,直接在各電視臺播放。這種作品除了作品長度像電影以外,其他要素基本都是電視劇的實質。後來在春節檔期的電視上常常播放的2-3集的賀歲電視劇就是這麼發展出來的。
而《絲路》這部戲卻恰恰相反:除了作品長度像電視劇,其他所有都是電影的套路。那麼這個該叫什麼呢?電影電視?!嗚呼!
使用電影膠片來拍攝電視劇,大量的使用長鏡頭、運動鏡頭,大量的使用全景畫面,攝影風格的蒼遠深美,對於色彩、光線、景物比例、細節的精益求精,使這部戲任何一個鏡頭都可以製作成一幅西北大漠背景下的油畫。
大量使用鏡頭語言來代替臺詞的風格,大量使用一句臺詞下包含著三句潛臺詞的風格,是需要觀眾沉下心沉浸入全劇的情緒來靜靜琢磨品位的風格。看到後來,沉澱在心頭的竟然全是一個個經典精緻的場景所營建的情緒,而不是故事,而不是人物了。
或許這是由於本片導演張之亮是一個電影導演,習慣了這種電影式的大氣揮灑,而敦煌大漠積澱千年的萬種風情也難得的完全有條件提供了這麼一個天然的廣闊舞臺讓這位大導演來全情放縱自己的才情。
與這種美到極致,也靜到極致的配合無間的,是中國愛樂樂團演奏的同一風格的音樂了。極少看到有國家級的愛樂樂團來為一部電視劇來演奏音樂。只是由於自己的孤陋寡聞,不知道這位姓趙的音樂製作人是什麼來頭,能寫出這麼棒的音樂來。
曾經聽過譚盾先生的敦煌組曲,使用民族樂器來演奏的,蠻棒的。而《絲路》的音樂雖然不是民族樂器,但這種蒼遠大氣的風格在神韻上卻不知怎麼的給自己更西域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有畫面的配合,竟然營建了一種彌漫的意境,竟然覺得聲名遠揚的譚盾先生的作品竟有些相形見絀了。
關於表現手法隨便舉幾個例子吧,空口白話總是沒什麼意思。
說到大氣揮灑,全劇開篇第一個場景就是恢弘的朝日東升,魔鬼岩巨大的谷群,鮮血般的紅日,豔黃的山岩,全景式的鏡頭慢慢的搖過,空曠至極的畫面,空曠至極的音樂,空曠至極的旁白娓娓道來,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到了那久遠的東漢,帶到了遙遠的敦煌,帶入了歷史的氛圍,帶入了蒼遠的意境……
(其實舉這個例子,不是因為它在全劇中特別出色,相反正是因為它的水平在全劇屬於中等水平,所以才特別有代表性。)
就算小小的場景,《絲路》也拍的精緻到家。當初《絲路》正在拍攝中的時候,傳出一個新聞,當時就覺得這個新聞很值得玩味:
在拍攝一場簡單的主角受傷,在沙漠行走的戲的時候,張之亮導演只是因為不喜歡鏡頭中出現腳印,就多次命令演員重新尋找新的沙漠地,一次次重新從沙丘上滾下來。就這樣,在7月的敦煌沙漠中,男主角吳奇隆一整天下來居然就這麼走了5公里,滾的灰頭土臉,不成人形。可憐全劇組的其他演職人員自然也是在這可怕的沙漠烈日下奉陪到底了。
當時就在想,真的假的?這是一部什麼樣風格的戲啊?居然這麼講究,簡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當戲出來以後,特別注意看了一下這個花了這麼大代價,最後成品中卻出現才1分鐘不到場景,果然美的驚人,卻又精緻的不動聲色:
極遠的鏡頭慢慢的拉進,慢慢的橫推,一派的蒼涼,只有頂上的藍天,只有腳下的黃沙,沒有絲毫的生氣與人跡。畫面、色彩、韻味真是美極了,空極了。在這片蒼蒼莽莽的天地之間,只有瑪瑙扶著受傷的燕逍遙蹣跚獨行,在這無比的空曠中,就算是兩個武功高強的人類在大自然面前也簡直就是螞蟻一般的渺小柔弱。
沒有任何多餘的筆墨,只有純粹的美麗,乾淨到極致的畫面,那種死亡陰影的寒冷就已經是沙漠烈日的酷熱也不能減弱分毫,似乎的輕描淡寫間一切就已經完美。
但沙漠並不總是冷酷的,也有它柔情似水的一面,在《絲路》中便見到了所謂的「風花」。
有一個場景,天琴娘子乘著馬車去見捕獲的瑪瑙。鏡頭開始便是對準了遠遠山崖上一朵美麗的「花」──沙漠中輕柔的,小小的風打著旋,吹弄起些許的黃沙,薄薄的一層,慢慢的舞動,無聲無息。居然,最堅硬的沙礫會旋成了一朵最美麗,最柔和的「風花」,伴著輕柔沉靜的音樂,這種只有大自然的妙手才能剪出的美景,看的自己都透不過氣來。
還沒看夠,鏡頭靜靜的卻搖向了左方,同樣美麗的馬車輕輕停下,輕輕的走下同樣美麗的人兒。那麼美麗的人,那麼沉靜的人,那麼隱忍的人,卻又那麼堅強的人,與那朵「風花」是那麼的相像,於是,鏡頭前的自己頓時癡了。
真不知,是導演刻意尋找,耐心等待著「風花」的出現來銜接、烘托那個「風花」一般的女子,還是大自然的妙手偶得,大方恩賜給追求藝術的導演,讓我們這些凡人能夠享受如此的美景。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美麗,這種風格不是偶然的靈光一現,而是自始至終的維持著這個風格,保持著這個水平。隨手的撒出,全是珍珠串串,既非廉價的塑料仿冒品,也沒有其他刺眼的寶石來破壞這種統一的溫柔光澤。於是,不想再舉例了,因為這實在太多了,再怎麼舉例也會挂一漏萬;因為在《絲路》中這已經成了一種尋常,成了一種烙入骨髓的氣息神韻了。
音樂與畫面風格的高度統一,雖然使《絲路》的水平提高到了藝術的水平,卻也造成了另一個問題:對播放條件的要求提高了。
大量的全景鏡頭,需要巨大的畫面屏幕才能展現其氣魄恢弘,一般的小電視機甚至小小的電腦屏幕怎能作到。
使用電影膠片來拍攝電視劇,固然分辨率、色彩的飽滿協調都上了一個檔次,使畫面的美麗精緻成為了現實,但如果電視機、電腦屏幕質量不怎麼地,那就是白搭,純屬浪費;中國愛樂樂團氣勢恢弘、震撼心靈的音樂,如果沒有好一點的音響設備,就靠一個電視機或者電腦的小喇叭,更是暴殄天物。
如果不是喜歡這種大氣恢弘、充滿西域風情的音樂風格,只喜歡一些搖滾、R&B、HIPHOP這些當下流行,豈非更加的牛頭不對馬嘴。就像在交響音樂會上聽史特勞斯卻聽的睡著了,不是史特勞斯的錯,也不是聽眾的錯,而是這些觀眾根本就不該來聽。不是說古典的就是高人一等,因為現在的古典其實就是當年的流行,現在的流行終將成為將來的古典。
沒有誰高誰低,純屬喜好錯位……
每次看完這部戲,就忍不住歎氣,這實在是一部好戲,卻也實在不是一部適合普通大眾放在電視機電腦裏來消遣的商業片,如果在電視臺播放,它的收視率一定會輸給那些熱熱鬧鬧、簡簡單單的商業片的。
因為《絲路》的表現手法的這種風格,全都是電影中才比較容易見到的表現手法風格,但電影的長度最多2小時,故事相對要簡單許多,所包含的信息量觀眾比較容易消化。
但《絲路》是一部長達22集的電視劇,對觀眾的考驗和要求自然要更加的高了。尤其是大量使用鏡頭語言來代替臺詞的風格,是大量使用一句臺詞下包含著三句潛臺詞的風格,往往會使得外在場面顯得比較悶,如果觀眾不想或者不能動腦筋領會這個似乎沉悶的風格下面的激流洶湧的故事劇情、勾心鬥角的人物關係。這種故事情節的複雜而快速變化卻偏偏使用收斂的外在表現手法,變化越快速,手法越收斂,對觀眾的要求也越高,觀眾就越不容易被一眼就抓住,理解也越困難。
於是,很多不喜歡這種風格的觀眾認為《絲路》「不好看」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只是對於喜歡這種風格的人來說,它確實是一部難得一見的精緻作品,會讓這少部分的狂喜至愛不釋手。只是,喜歡這種風格的人,實在不會太多。難道藝術與商業真的無法兩全?
不過,後來,還是發現了這部戲的半個商業要素,忍不住會心一笑:前面自己說《絲路》沒有半點商業片要素說錯了,現在收回,它還是有那麼半點的。
回品評《絲路豪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