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逆無悔 一路追風

★ ☆ ★  轉貼請註明轉自《隆之傳奇》,謝謝您的合作!  ★ ☆ ★



民生報《偶像成長的日子》
1993年10月28日∼11月1日
記者:王祖壽



(一)
除了“偶像”之外,吳奇隆今年又多了個“輔大新鮮人”的頭銜,以前的種種,你想不想多知道一些?


  一九九三年十月廿七日,新莊輔仁大學校園還沈浸在新學期開始不久的氣氛中。下午兩點,體育系的同學們聚集在「中美堂」前,準備為當晚舉行的迎新會預先排練。

  新學期輔大體育系來了一位新生,出現在同學面前,大夥對這位赫赫有名的同學,充滿好奇,他是歌壇的偶像巨星吳奇隆。台中體專畢業的吳奇隆,今年考上輔大體育系,巧的是,與弟弟吳奇霖變成同班同學。剛進入輔大不到一個月的吳奇隆,不折不扣還是新鮮人。



游泳課上 傷痕相見

  這天早上,是兩堂游泳課,右臂慣性脫臼的吳奇隆,無法用力,但他仍和同學一起上課。老師說:「你沒有辦法游自由式,那就游蛙式好了。」在吳奇隆裸露的右肩,有一道明顯深長的開刀過後的傷痕,上游泳課,使吳奇隆想起那段日子的水療復建。儘管為運動付出如此折磨人的代價,然而吳奇隆無怨無悔,開心成為繼續研讀體育的大學生。



午飯時間 訪問連連

  中午,吳奇隆與其他同學一樣,到學校餐廳排隊吃自助餐。所不同的,是學校刊物利用這段休息時間,等著訪問他,包括「新莊報導」、「輔友」。代表這些刊物來做訪問的,有中文系、大眾傳播系的女同學。這一刻,穿著學生運動服,看不出絲毫明星氣味的吳奇隆,對同學而言,依然是歌壇散發魅力吸引眾人的偶像巨星。



跆拳課 回憶特別多

  下午,吳奇隆換上跆拳道道服,來到體操教室,與同學一起練習,暖身拉筋之後,雙手刀、三七步、旋踢、前抬腿,一個一個跆拳道基本動作,對自小苦練,曾經代表台中體專參加全國大專盃柔道比賽,獲得團體組冠軍,並當選「十大運動明星」之一的吳奇隆而言,是那樣純熟,乾淨俐落。

  但是,那一年,吳奇隆為學校贏得團體冠軍之後,就因為舊疾復發,手臂脫臼,再度受傷,而無法繼續參加個人組比賽,但個人仍獲選「運動明星」。對吳奇隆來說,不僅體育的路程漫長,有著太多的磨練困阨,一次又一次去克服,歌壇的路途,又何嘗不是如此?從「小虎隊」到個人單飛,在風光的成績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徬徨挫折,吳奇隆一步一步從表象浮面華麗的偶像名詞,走出有血有骨有肉的成長之路。



(二)
單純運動員生活 一夕改變


  這一晚,在東區一條小巷一家小酒館,不喝酒的吳奇隆叫了一瓶「Corona」。地下室很安靜,簡單放著幾張桌子,沒有後現代主義的裝潢,沒有囂張或頹廢的客人,彷彿配合著吳奇隆,散放健康的氣息。

  「這片檸檬是要放進去的嗎?」望著面前送來的這一瓶「Corona」瓶口嵌著一小片檸檬,吳奇隆好奇問。他把檸檬塞進去,瓶裡湧起一陣金黃色的氣泡,今晚,沈澱的往事,就讓它像瓶中的氣泡一樣,浮現上來。

  才喝兩口,吳奇隆已經兩頰緋紅。從小,吳奇隆就是在一個單調的環境下長大,他的世界裡,只有體育與打工賺錢兩件事。

  小時候,吳奇隆開始練習舉重,國中時期,體重五十公斤的吳奇隆練柔道,常要翻過一百公斤的對手,面對比自己超出一倍重的對手,吳奇隆從小練習的,不只是運動技巧、體力,還需要勇氣與智慧。

  國中畢業進入國立體專,吳奇隆的生活,幾乎完全是運動。吳奇隆這樣描述當時的生活:「一天至少練習十個小時。才進入五專一年級,剛從國中升上來,技術、體力都比較嫩,所以每天一直苦練。光是跑步,就跑得全身汗溼,過後,粘著一層亮晶晶的鹽。」

  「那時候年紀小,老師怎麼規定就照著做,每天做好多運動,培養成習慣之後,似乎才覺得一天做了事。那時離家住校,沒有很好的朋友,所有的時間,就是練習運動,練習完,回到宿舍洗過澡,累得倒頭就睡。日子就是這樣,很單調。」

  看似單調的生活,卻對青少年時期的吳奇隆,形成規律的歷練,在他的世界裡,沒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沒有一般年輕人的夜生活。吳奇隆說:「運動員的生活圈很小,甚至不看電視,更不了解娛樂圈。」這樣的生活背景,卻在五專升三年級的那年暑假,因緣際會一夕之間一百八十度改變,是運動員時代的吳奇隆作夢也沒有想到的事。

  這樣的改變,因緣來自吳奇隆從小就有放假出來打工的習慣。「打工」,是吳奇隆另一個世界,讓吳奇隆接觸社會各行業,培養他自食其力的個性,自己賺零用錢,小小年紀嘗試過救生員、搬貨員、包裝工、擺地攤……眾多工作,這使得與表演素無淵源的吳奇隆,碰上第一位發掘他的人,竟是童安格!



(三) 從小“愛錢” 地攤擺出星路

  吳奇隆小時候,父親在新莊經營麵攤生意,家境小康,但也體認到父母的辛苦,所以上國中開始,就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自己攢零用錢。

  這晚,一瓶「Corona」令吳奇隆不但侃侃而談,而且語多率真。「我從小就愛錢。唸幼稚園的時候,就懂得伸手向爺爺要錢,要一塊錢,爺爺不給,我就趁爺爺睡覺的時候,拿杯子去敲爺爺的頭。爺爺氣得抓住我,打我幾下,我馬上會跟爺爺要醫藥費。」

  吳奇隆開懷哈哈大笑。國中時,連續三年參加中等學校運動會得到跆拳道冠軍的吳奇隆,練就了比同齡孩子更為壯碩的身體,每逢寒暑假,「愛錢」的吳奇隆已經不再跟家人要錢,懂得自己出去打工賺錢。

  「我到小美冰淇淋工廠,還有製造鴿子、狗吃的藥的藥廠,包裝搬貨;也到南投烏溪做過泛舟救生員;還搬過貨櫃,那種大型貨櫃車,有同學認識,大家就一起去。」

  從小練舉重的吳奇隆,練柔道常要翻過一百公斤重的對手,因此,與同學一起搬貨櫃,不是難事。打工,起先是為了賺錢,但對青少年成長時期的吳奇隆而言,收穫卻不只是憑自己的體力賺到零用錢而已。

  「我在小美冰淇淋工廠,包裝封箱,這種工作實在很無聊,一天八個小時,就幾乎像機器一樣,做那幾個動作。我的個性很急,常急得莫名其妙,這份工作經驗,讓我體會到很多事不能急,有它一定的程序,必須忍耐。」

  不止如此,打工打出了吳奇隆人生的另一片天,成為偶像歌手的一頁傳奇。進入國立體專,五專二年級暑假,吳奇隆白天的工作是洗車、到大樓擦樓梯,晚上,再到東區擺地攤,賣洋裝與女生的小飾品。

  「我們幾個同學,剛開始自己去找批貨的地方,什麼都不懂,跟在別人後面,看別人批貨,學很多術語,否則老闆看我們這個年紀,以為我們只是想來買便宜貨,就不會有好價錢,那時底價三百二的套裝,可以賣到兩千元。」

  有一天,童安格與他的太太經過地攤前,停下來,看了看,太太在看衣服,童安格卻發現這位擺地攤的年輕人外型很好,曾經留下吳奇隆的電話,但是卻沒有下文。

  合該「開麗」公司走運,這家公司的職員星探,也發現了吳奇隆,甚至在地攤對面的一家商店門口,連續三天以音樂點唱機點歌,觀察吳奇隆,這個怪異的舉止,被吳奇隆與同學發現了,雖然星探的誠懇,留下了吳奇隆的電話,但當「開麗」打電話通知去試鏡時,卻被吳奇隆一口回絕了。



(四)“小虎”出柙 一夕成名

  學體育出身的吳奇隆,從小在既定路線的生活圈長大,遇見有人找他去試鏡,第一個反應是:「這不關我的事。」

  如果說,巧遇發掘暑假打工擺地攤的吳奇隆,是「開麗」公司走運的話,接下來,讓吳奇隆扭轉觀念,願意一試,則是「開麗」眼光精準,看準吳奇隆的潛力,而後投入水磨一般的功夫,獲致了炫目的成果,並無僥倖。

  「開麗」星探見吳奇隆一口回絕,轉而遊說吳媽媽,每天電話「聊天」,一談就是一兩個鐘頭,最後把吳媽媽說動了,「知子莫若母」的吳媽媽使出一記激將法,她問兒子:「你連地攤都敢擺,怎麼試個鏡不敢去呢?」

  如果為流行歌壇做紀錄,這一句話,註定進入歷史,因為它為流行歌壇催生了一位風靡萬千歌迷的偶像人物。

  五專三年級的吳奇隆,就這樣闖了歌壇。一九八八年九月在電視節目「青春大對抗」中,吳奇隆、蘇有朋、陳志朋第一次合作表演張國榮的「拒絕再玩」,小虎隊正式成軍亮相。一九八九年春節在一張合輯中,「小虎隊」初試啼聲,灌錄「新年快樂」與「青蘋果樂園」兩首歌,出貨不到一個月,銷售突破廿萬張。「小虎隊」一夕成名,四月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簽名會,萬人空巷……。

  人生如夢,「小虎隊」的奇蹟如果像夢,吳奇隆很快就回到人生泰半苦多於樂的現實考驗中。



(五) 放手一搏 單飛的天空更遼闊

  「小虎隊」三年時間,風光十足。但吳奇隆、蘇有朋都是學生,業餘成份居多,三個人的問題,逐漸浮現出來。

  配合蘇有朋專心考大學,「小虎隊」休息了一年,吳奇隆也連帶停了下來。陳志朋當兵,「小虎隊」更因而面臨解散,吳奇隆陷入徬徨的困境。

  「以前我很習慣到公司坐坐聊聊,但小虎隊解散,我把自己關在家裡,不曉得接下來做什麼好。」

  家庭的問題,也接踵而至,父親不擺麵攤了,大哥剛退伍,吳奇隆一肩挑起家庭重擔。經過長考,吳奇隆突破心理障礙,自覺必須破繭而出。

  此時歌壇又冒出許多青春偶像,舞蹈一流的郭富城,面孔清俊的林志穎,吳奇隆必須闖過面臨比較的這一關。吳奇隆去年八月推出個人專輯「追風少年」之前,事先做了很多的準備,看很多人的表演,學很多東西,為自己重新定位,選定一條舞台表演冷一點、個性一點的風格路線。

  結果,吳奇隆在短短一年兩個月裡,已出版三張個人專輯,他的歌唱事業旋風,推展到香港、東南亞、星馬、美國、大陸,席捲了整個北半球華人歌迷,即將進軍南韓。

  「去每個地方之前,我自己先觀察很多東西,了解當地人文環境。人的感覺很重要,什麼感覺他們能接受,能打成一片,有的喜歡快歌,有的喜歡慢的,有的喜歡親切,有的喜歡你站得遠遠的,當個明星……。」

  夜,逐漸深了。整瓶「Corona」不知何時已經見底,吳奇隆熱切的話語,感染了夜的氣氛,像音符一般跳動著。此刻,你很難想像,五年前,那個天天揮汗練體育,不知演藝為何物的少年,已經成長為眼前掌握表演條理清晰,同樣用心投入的吳奇隆。



◆ 後記

  採訪過後,剛拍完「新同居時代」電影的吳奇隆,對唱歌與演戲的比重,有新的想法,他說:「希望往後嘗試戲劇多一些。」

  令人玩味的是,吳奇隆的理由並非從演藝發展的角度出發,而是「很喜歡拍戲時,跟一群固定的班底,共同去完成一件事的感覺。」

  演戲,使吳奇隆有機會長時間和一群工作人員相處,不像唱歌,「做起宣傳來,三兩個小時往往得跑好幾個地方,來去匆匆,了解人不是那麼深。」

  吳奇隆說:「工作這幾年,清楚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我喜歡花很多時間,在固定的場合,與人相處的那種感覺,否則即使下了台,接觸人的時間短,人與人之間,好像仍在表演,很難交朋友。」

  以往,偶像表面的華麗、舞台風格的距離、學體育的直線條外觀,吳奇隆常給人一種「冷感」的錯覺。現在,發現吳奇隆有一顆溫暖的心,並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