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丝路》的关键名词2:市场定位

《至原发表讨论处》

作者:山居
2004/08/17



    解读《丝路》的关键名词2:市场定位
    ---谨以此文向前辈BECKY和小纯致敬



前言

  以前只是浑浑噩噩的读一些杂七杂八的书以作消遣,偶尔也杂七杂八的看点戏打发时间,后来在“侠盗网站”看到站长BECKY前辈的动作,才恍然原来看戏也可以把一些想到的东西写出来的啊。从此,小纯的“隆之传奇”多了一个喜欢胡言乱语、专门毒害奇迷的山居了。



总引

  前两天比较有空,将《丝路豪侠》粗粗的过了第一遍,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之所以说第一遍,是因为,看完后,立刻决定,这部戏至少也得看它个10遍8遍的才刚刚过瘾。)不知怎的,看的时候完全投入,根本无暇他顾,没有注意到,看完以后脑子里却立刻浮现出了刚刚看过的另外一部戏──《十面埋伏》来。总觉得这两部虽然是完全不同的戏,却有很多共通之处,例如:市场定位、影片类型、画面音乐这些外在表现形式……

  正好,《十面埋伏》的知名度比较高,看过的人比较多,拿它来当个坐标,这样说起《丝路》来就容易让各位有感性认识了。



正文

  本来,年轻恋人们是占据电影市场很大份额的一支力量,但对于一个以加菲猫为人生奋斗目标的人来说,无疑,饭馆的诱惑力是大多了。而在谈恋爱时,往往女孩子更值钱,到了婚后,男人们才会原形毕露。于是,观看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场电影──《十面埋伏》便很自然的发生在婚后了。

  先生极尽鼓吹之能事:此片在戛纳影展广受好评,有观众在片尾起立鼓掌25分钟的报道;张伟平夸言此片之爱情感天动地,放言谁不落泪便去找他;此片所有主创人员都说《十面埋伏》在各方面尤其是故事性方面胜过了《英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反正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句话:这部戏是空前绝后的好看。所以,他死活非要拖着自己去电影院不可,来一个“夫妻双双把戏看,小资情调大泛滥”。

  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便被拖到了遵义路上“虹桥世纪”,准备看一出先生口中“惊天动地的阴谋,可歌可泣的爱情”。谁知,竟然是一路笑着看完的,不单是自己在笑,整个放映厅所有观众都在一边骂一边笑。甚至,出了大厅,耳边笑声渐散,依然骂声不断。先生大约受了不小的刺激,一路回家路上,一路骂声荡漾。吓的赶紧把他赶到副驾驶位置,免得有车祸危险。

  可能先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反倒自己是旁观者清。或者让自己这个事先未有准备,不抱任何预设的情况下看了《埋伏》的旁观者来评说一下,可能更客观一些吧。

  其实,《十面埋伏》很多方面都作的相当不错,美丽的自然风光外景有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非要从乌克兰的大森林打到安吉的竹海,过渡的未免突兀,有些不够和谐。)美丽的音乐也有了,(虽然想不通除了让老外有些熟悉感以外,还有什么原因为什么非要给中国的古装片弄个外语片尾曲。)华丽的电脑特技也有了,(虽然没什么创新,看的没以前那么激动,提不起叫好的劲头。)巨大票房号召力的明星也有了。(虽然对几个主演没什么兴趣,倒也没什么反感,就是觉得章子怡和张艺谋的合作次数好像多了点,没什么新鲜感。)……这埋伏虽然没有十面,至少在五六面埋伏到了吧。

  为什么会招来整个放映厅的骂声不断,笑声遍地呢?仔细想想,关键《十面埋伏》的市场定位出了问题。

  看看整个放映大厅,被《十面埋伏》铺天盖地的宣传所吸引来的几乎全是20-40的人,而其中25-35的又占了大部分。为什么?

  这些人相对而言既是比较有闲,家庭负担轻,对上,父母还年轻,不需照顾,对下,要么还没小孩,要么小孩还小,父母可以帮不少忙,时时照顾一下,有时间和精力出来看电影;又是比较有钱,已经工作了,生活水平不错,不那么在乎每人60元/场的电影票价;还比较有知识,大多学历不错,希望享受一些比较好的文化精品;更加比较有见识,这些年开放的影视市场,这么多各方面都制作精良、水平高超的进口国产大片,早就把眼界给开阔了,把胃口给养刁了……

  所以,当《十面埋伏》的宣传出来时,他们是抱着很高的期望值去看的。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部高档次的精品。

  而问题就出在,既然以他们为宣传的主体,市场定位面向这些人,那么就必须以这些人的层次、眼光出发,拍出满足他们欣赏需要的的作品来。

  可惜,观众看到了什么:不错,画面不错,音乐不错,明星也够大,这些形式感的东西都还不错,但是都还没有达到让自己早就开阔的眼睛会发亮的地步。而一部商业片成功的两大要素:形式与内容,在形式一般的情况下,如果内容再不够好,那就不妙了。而《十面埋伏》的故事性却犯了当下所有影视庸品的共同大忌,那就太糟糕了,更糟糕的是宣传与实际的差距太大,使观众的心理落差也就更大了,那种打击实在是致命的。

  而当下所有影视庸品的共同大忌,或者说共同特点是什么?套路化、弱智化、媚俗化。

  套路化:人物关系、叙事手段、道德观念……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甚至连情节套路、细节表现都是一个路数,没有一点创新的新意。《十面埋伏》中这种痕迹比比皆是,最典型的莫过于那天看戏时引起放映厅内最大笑声的那个小妹多次死而复生的老掉牙的套路。无论是商业娱乐作品还是艺术探索作品,创新创意就是生命,一张完全看腻的脸再怎么漂亮也无法惊为天人了,失去了生命的东西,怎么叫人满意。

  弱智化:也就是把观众当白痴,随便编个3句话就能讲完的简单故事就想把观众哄骗过去,赚个盘满钵满的。殊不知,现在的观众,特别是会进电影院的年轻观众,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大学生随便一抓一大把,观戏的经验也多了,(这得归功于中国广阔而又完备的盗版市场,虽然进电影院的人不多,但看戏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已经具备领会复杂故事情节、复杂人物关系的能力了,他们也希望看到有复杂故事情节、复杂人物关系的作品,他们希望编剧用平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编写一些比自己所能想像到的水平更高一些的故事来。所以,当观众发现宣称故事性远远高于《英雄》的《十面埋伏》在情节和对白上的弱智化有过之而无不及时,感觉受愚弄和受蔑视的观众自然愤怒了。

  那天在电影院中,背后一排是几个结伴而来的年轻人,开始看时或许还能忍受,比较安静,到后来便开始一边嘲笑这是一部爷爷级老掉牙的作品,一边玩起角色对白的接龙游戏、开始猜测故事走向,居然还八九不离十,而且说出的猜测对白居然和角色说出来的吻合的相当好,有时连用词、语气都一模一样。你说,这部戏还叫人怎么看下去?连坐在前排的自己都不由自主的把注意力从影片中很轻易的抽离出来,专心听他们的猜测,还觉的比看电影更有趣一些。

  媚俗化:过于泛滥的立意、品位全方位庸俗,将通俗与庸俗混为一谈。却忘了,影视作品也是文化作品的一部分,而文化作品就必须有文化的基本品格、品位,是帮助人们进行真善美的引导,而不是靠感官刺激一味诱导人们心理的阴暗面,文化作品可以通俗,却绝不能媚俗。

  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错误的理解观众对文化品位的的接受,莫名其妙的戏说成风,明显可以看出强行加入痕迹的打斗和性爱场面到处泛滥。

  而很不幸,《十面埋伏》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宣扬此片的内在本质是一部爱情片。可是,金捕头和小妹怎样互相会互相吸引,产生爱情的?没说清,也没让人看清。急急忙忙加莫名其妙的产生爱情了以后,就非得把那么多镜头、那么多时间花在小妹与刘捕头、金捕头的性爱场面上吗?爱情就是性爱吗?爱情就不能是干干净净的相互吸引,心灵层面的相互连接吗?只怕庸俗过了头,现在这些相当有品位的年轻观众也未必会津津乐道吧。

  不好意思,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一大堆废话,接着便要开始转入正题了。

  之所以会在看完《丝路》以后立刻想到《埋伏》,是因为觉得这两部戏的市场定位其实是重合的。《丝路》定位的目标观众群也是年龄在20-40岁之间,有一定的文化水准、艺术修养,在文化作品上有相当的见识面,希望看到一部外在形式上画面、音乐、整体意境……美仑美奂,内在故事上不同于概念化、弱智化、媚俗化的精品的这些人。

  《十面埋伏》作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倒是把一大堆目标观众吸引来了,可惜结果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观众群的心理预期而招致:七八个“星”台上,两三点“雨”幕前;电影院里说埋伏,听取骂声一片,(辛老先生,对不起了,您的作品已经过了著作权保护期限,所以,被一个后辈这么拿来调侃,您也只能忍着了。)整个只有一句话:卖座不叫好。

  而《丝路》呢,看完以后猜测它可能会遭到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结局,它的目标观众群的反映很可能会是:叫好不卖座。

  这是一部完全用电影手法、电影胶片拍摄完成,除了故事长度像电视剧,其他从头到尾完全就是一部电影,甚至是电影精品的作品。

  只有用电影院的大银幕来看才相配的画面,只有用电影院的高级音箱才相配的交响配乐,只有喜欢进电影院的这些高端观众群才能领会的意境,只有喜欢进电影院的这些目标观众群才能理解分析的复杂故事情节,复杂人物关系……

  可是,《丝路》的必然命运是在电视台播放,断断续续的播放,今天放一点,明天放一点,片头来点广告打断一下,片中来点广告打断一下,片尾再来点广告打断一下的播放。所有的意境、所有的气势、所有复杂绵密的关系在这些小小的电视屏幕中,简陋的音响效果下,在七零八落的打断中,究竟还能剩下多少?

  而观看电视的观众群太广泛了,上至70岁爷爷奶奶,下至5、6岁侄子侄女,什么人都有,却惟独20-40岁的目标观众群因为可以消遣的方式太多,看电视的比例反而没有其他观众群中看电视消遣的比例高,数量没那么庞大。

  可怜的《丝路》,我要哭了,觉的自己都已经看到这部戏的结局了:

  大批看不出画面、音乐的意境妙处的,看不懂不动声色下复杂情节、关系的人在说:好像有点太闷了,那些人究竟谁和谁是一帮的?怎么好像他们是一帮的也打起来啦?这么长时间怎么这些人只说了这么几句话?他们心里想什么怎么也不说出来?怎么将近1分钟还是在放沙漠里的镜头?音乐好像满好听的,可是好像没什么特殊嘛。……

  与此同时呢?大批喜欢这种风格的年轻人现在正在电影院里继续不满意着《十面埋伏》之类的影片,正在苦苦寻找下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唉,一把钥匙打不开一把锁,究竟是你的错,还是我的错?

  只剩下我们这些少数几个在偶然间了解了这部戏的人,买了DVD碟片,(好像不贵嘛,只有80多,上次看《十面埋伏》2个人120元,只能看2小时,比起来《丝路》简直掉价的可以。)对着家中的全套家庭影院,笃笃定定的仔细欣赏,慢慢的品味,反复的琢磨,简直是乐在其中、不能自拔了。



回品评《丝路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