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原发表讨论处》
作者:山居
2004/11/16
前言
前两天,有一次看到有人说《丝路豪侠》这部戏水平低,顿时不由的大急。《丝路》这部戏的确有它自己的问题,但问题不是水平太低,它的问题恰恰是水平太高,风格精致,表现手法却又收敛,解读困难,曲高和寡。
现在居然有人说《丝路》水平低,立刻就觉得可怜的《丝路》简直比窦娥还冤,所谓不平则鸣,原先想等一段时间再续“解读丝路”系列,现在实在忍不住要再鸣一鸣了。只是,情急之下难免词不达意,本身水平又不够,只怕说不清楚,因为这部戏需要观众来安安静静品味的,品味意境。
正文
很多人说一件好的作品要老少咸宜,其实谈何容易,众口难调,甚至许多人的口味都是相互冲突的,怎么来统一协调?任何作品其实都不太可能真的作到老少咸宜,总有自己的市场定位,针对一定的目标观众群。一般来说,电视剧相对电影来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更通俗一些,更适合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消遣。
但是自己却总觉得,《丝路豪侠》这部电视剧不太象电视剧,它的市场定位是比较偏高的,真实细致的历史背景,复杂隐晦的故事情节,网状制约的人物关系,沉静收敛的表现风格,古龙风格的角色台词,讲究到家、苍远深美的画面音乐,一张一弛的节奏进度……
一切的一切都说明,它虽然是一部武侠片,却不是一部常见的武侠商业片。
自己总觉得《丝路》的目标观众群主要是年龄在25-35之间,能够领会复杂思维方式,已经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是针对有些历史知识,有些美学知识,对影视作品要求比较高,小时侯捧着武侠小说长大,有武侠情结……的这代人。
如果你需要的是晚饭后的无聊消遣,需要的是不动脑筋的放松娱乐,需要的是大哭大闹的煽情热泪,需要热闹而又简单的情节来哈哈一笑……那么劝你一句,千万别看《丝路》。因为这些常见的商业片要素,实在抱歉,《丝路》是半点也没有,甚至它的风格与这些商业要素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如果你无法完全看懂《丝路》,你会觉的它比较闷,又没什么激光乱飞的特技;如果你看懂了《丝路》,你会沉浸的越来越深,忽喜忽悲,感慨万千,那就更加无法放松消遣了。
不单是故事情节上的复杂,人物关系的盘综,在搭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框架的前提下,《丝路》甚至连演绎表现这个复杂故事的手法,全剧的导演风格等这些外在表现手法自始至终都是完全统一的收敛至极致的讲究,那么自然也就更加不适合不动脑筋的饭后消遣了。
记得以前看过影视杂志上一篇文章,讲现在电影市场不景气,所以有些电影人就推出了一种叫“电视电影”的新电影形式:使用录像带来拍摄作品,主要以电视剧手法拍摄,从各方面节约成本,拍摄完成后,不在电影院播放,直接在各电视台播放。这种作品除了作品长度像电影以外,其他要素基本都是电视剧的实质。后来在春节档期的电视上常常播放的2-3集的贺岁电视剧就是这么发展出来的。
而《丝路》这部戏却恰恰相反:除了作品长度像电视剧,其他所有都是电影的套路。那么这个该叫什么呢?电影电视?!呜呼!
使用电影胶片来拍摄电视剧,大量的使用长镜头、运动镜头,大量的使用全景画面,摄影风格的苍远深美,对于色彩、光线、景物比例、细节的精益求精,使这部戏任何一个镜头都可以制作成一幅西北大漠背景下的油画。
大量使用镜头语言来代替台词的风格,大量使用一句台词下包含着三句潜台词的风格,是需要观众沉下心沉浸入全剧的情绪来静静琢磨品位的风格。看到后来,沉淀在心头的竟然全是一个个经典精致的场景所营建的情绪,而不是故事,而不是人物了。
或许这是由于本片导演张之亮是一个电影导演,习惯了这种电影式的大气挥洒,而敦煌大漠积淀千年的万种风情也难得的完全有条件提供了这么一个天然的广阔舞台让这位大导演来全情放纵自己的才情。
与这种美到极致,也静到极致的配合无间的,是中国爱乐乐团演奏的同一风格的音乐了。极少看到有国家级的爱乐乐团来为一部电视剧来演奏音乐。只是由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不知道这位姓赵的音乐制作人是什么来头,能写出这么棒的音乐来。
曾经听过谭盾先生的敦煌组曲,使用民族乐器来演奏的,蛮棒的。而《丝路》的音乐虽然不是民族乐器,但这种苍远大气的风格在神韵上却不知怎么的给自己更西域的感觉。或许是因为有画面的配合,竟然营建了一种弥漫的意境,竟然觉得声名远扬的谭盾先生的作品竟有些相形见绌了。
关于表现手法随便举几个例子吧,空口白话总是没什么意思。
说到大气挥洒,全剧开篇第一个场景就是恢弘的朝日东升,魔鬼岩巨大的谷群,鲜血般的红日,艳黄的山岩,全景式的镜头慢慢的摇过,空旷至极的画面,空旷至极的音乐,空旷至极的旁白娓娓道来,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到了那久远的东汉,带到了遥远的敦煌,带入了历史的氛围,带入了苍远的意境……
(其实举这个例子,不是因为它在全剧中特别出色,相反正是因为它的水平在全剧属于中等水平,所以才特别有代表性。)
就算小小的场景,《丝路》也拍的精致到家。当初《丝路》正在拍摄中的时候,传出一个新闻,当时就觉得这个新闻很值得玩味:
在拍摄一场简单的主角受伤,在沙漠行走的戏的时候,张之亮导演只是因为不喜欢镜头中出现脚印,就多次命令演员重新寻找新的沙漠地,一次次重新从沙丘上滚下来。就这样,在7月的敦煌沙漠中,男主角吴奇隆一整天下来居然就这么走了5公里,滚的灰头土脸,不成人形。可怜全剧组的其他演职人员自然也是在这可怕的沙漠烈日下奉陪到底了。
当时就在想,真的假的?这是一部什么样风格的戏啊?居然这么讲究,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当戏出来以后,特别注意看了一下这个花了这么大代价,最后成品中却出现才1分钟不到场景,果然美的惊人,却又精致的不动声色:
极远的镜头慢慢的拉进,慢慢的横推,一派的苍凉,只有顶上的蓝天,只有脚下的黄沙,没有丝毫的生气与人迹。画面、色彩、韵味真是美极了,空极了。在这片苍苍莽莽的天地之间,只有玛瑙扶着受伤的燕逍遥蹒跚独行,在这无比的空旷中,就算是两个武功高强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也简直就是蚂蚁一般的渺小柔弱。
没有任何多余的笔墨,只有纯粹的美丽,干净到极致的画面,那种死亡阴影的寒冷就已经是沙漠烈日的酷热也不能减弱分毫,似乎的轻描淡写间一切就已经完美。
但沙漠并不总是冷酷的,也有它柔情似水的一面,在《丝路》中便见到了所谓的“风花”。
有一个场景,天琴娘子乘着马车去见捕获的玛瑙。镜头开始便是对准了远远山崖上一朵美丽的“花”──沙漠中轻柔的,小小的风打着旋,吹弄起些许的黄沙,薄薄的一层,慢慢的舞动,无声无息。居然,最坚硬的沙砾会旋成了一朵最美丽,最柔和的“风花”,伴着轻柔沉静的音乐,这种只有大自然的妙手才能剪出的美景,看的自己都透不过气来。
还没看够,镜头静静的却摇向了左方,同样美丽的马车轻轻停下,轻轻的走下同样美丽的人儿。那么美丽的人,那么沉静的人,那么隐忍的人,却又那么坚强的人,与那朵“风花”是那么的相像,于是,镜头前的自己顿时痴了。
真不知,是导演刻意寻找,耐心等待着“风花”的出现来衔接、烘托那个“风花”一般的女子,还是大自然的妙手偶得,大方恩赐给追求艺术的导演,让我们这些凡人能够享受如此的美景。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美丽,这种风格不是偶然的灵光一现,而是自始至终的维持着这个风格,保持着这个水平。随手的撒出,全是珍珠串串,既非廉价的塑料仿冒品,也没有其他刺眼的宝石来破坏这种统一的温柔光泽。于是,不想再举例了,因为这实在太多了,再怎么举例也会挂一漏万;因为在《丝路》中这已经成了一种寻常,成了一种烙入骨髓的气息神韵了。
音乐与画面风格的高度统一,虽然使《丝路》的水平提高到了艺术的水平,却也造成了另一个问题:对播放条件的要求提高了。
大量的全景镜头,需要巨大的画面屏幕才能展现其气魄恢弘,一般的小电视机甚至小小的电脑屏幕怎能作到。
使用电影胶片来拍摄电视剧,固然分辨率、色彩的饱满协调都上了一个档次,使画面的美丽精致成为了现实,但如果电视机、电脑屏幕质量不怎么地,那就是白搭,纯属浪费;中国爱乐乐团气势恢弘、震撼心灵的音乐,如果没有好一点的音响设备,就靠一个电视机或者电脑的小喇叭,更是暴殄天物。
如果不是喜欢这种大气恢弘、充满西域风情的音乐风格,只喜欢一些摇滚、R&B、HIPHOP这些当下流行,岂非更加的牛头不对马嘴。就像在交响音乐会上听史特劳斯却听的睡着了,不是史特劳斯的错,也不是听众的错,而是这些观众根本就不该来听。不是说古典的就是高人一等,因为现在的古典其实就是当年的流行,现在的流行终将成为将来的古典。
没有谁高谁低,纯属喜好错位……
每次看完这部戏,就忍不住叹气,这实在是一部好戏,却也实在不是一部适合普通大众放在电视机电脑里来消遣的商业片,如果在电视台播放,它的收视率一定会输给那些热热闹闹、简简单单的商业片的。
因为《丝路》的表现手法的这种风格,全都是电影中才比较容易见到的表现手法风格,但电影的长度最多2小时,故事相对要简单许多,所包含的信息量观众比较容易消化。
但《丝路》是一部长达22集的电视剧,对观众的考验和要求自然要更加的高了。尤其是大量使用镜头语言来代替台词的风格,是大量使用一句台词下包含着三句潜台词的风格,往往会使得外在场面显得比较闷,如果观众不想或者不能动脑筋领会这个似乎沉闷的风格下面的激流汹涌的故事剧情、勾心斗角的人物关系。这种故事情节的复杂而快速变化却偏偏使用收敛的外在表现手法,变化越快速,手法越收敛,对观众的要求也越高,观众就越不容易被一眼就抓住,理解也越困难。
于是,很多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观众认为《丝路》“不好看”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是对于喜欢这种风格的人来说,它确实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精致作品,会让这少部分的狂喜至爱不释手。只是,喜欢这种风格的人,实在不会太多。难道艺术与商业真的无法两全?
不过,后来,还是发现了这部戏的半个商业要素,忍不住会心一笑:前面自己说《丝路》没有半点商业片要素说错了,现在收回,它还是有那么半点的。
回品评《丝路豪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