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随笔2:我们这一代的《梁祝》

《至原发表讨论处》

作者:山居
2004/01/30



  曾经有史学家正正经经地考证过梁祝的故事发生在元代。祝英台的家乡在上虞,梁山伯家在嘉善,而两人读书的书院在杭州。据说最原始时故事十分简单,没有结拜兄弟,没有十八里相送,没有马文才的姓名,更没有化蝶的双飞……但并没有太多人会留意这个,一代代人流传着这个凄美传说,按照自己的心愿来传诵着它。各种口口相传的评书、故事,各种不同品种的戏曲……人们用着当时最时兴的方式传播这个爱情绝唱,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增增减减,使它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动人。终于到了我们这一代……

  毫无疑问,这个时代最佳的诠释方式是电影。于是,有了一个叫徐克的大导演寻寻觅觅地找到了两个正处于合适的人生阶段的合适的年轻人,一群人在一起为我们自己这一代人重新编织了这个古老的传说,让我们重新为我们的梁祝痛哭一声。

  戏曲背景原本是未设定时代,现在被移到了公元377年——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在位的太元二年。

  那一年,始于汉、兴于三国两晋南北朝、衰于隋唐的士族门阀制度正在全盛时期;那一年,距东晋开国、偏安江南正好一甲子;那一年,东晋初期的屡次北伐在失败中告终,南迁的士族基本丧失了收回故土的勇气和信心,转而再次歌舞升平,整个世界都在醉生梦死、追名逐利;那一年,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13岁……我们的梁祝在那个时代上演得顺理成章,轰轰烈烈。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爱情传说,它所处的时代给予这对恋人的束缚、压力,这个时代对于一切的自由和平等,对于一切的真善美的扼杀远远得大于任何时代,于是我们的梁祝有了更顽强、更深远的反抗精神。这样的梁祝、这样执着的爱情更能冲击我们的心灵。

  多年以前曾经在电视上看过《梁祝》,后来查到有个网上商城又开始出售这部戏,就订了一套。前两天收到了碟片,有些陈旧,看的出是以前的库存重新被翻出来了。于是,也重新翻出旧日的心境再读……



回品评《梁祝》